辛民
近日赏读谢增杰的山水画作品,顿感有一股清新古雅的气息扑面而来,其画作气息纯正,空灵洒脱,笔墨技法不落俗套;追求笔墨情趣且格调清纯;远观烟岚苍茫,大气磅礴;近之笔墨精致,清丽秀润;更有一种令人直指佛心的感悟。
谢增杰早年受到正规而又传统的教育,又有丰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奠定了扎实的笔墨基础和理论功底,使其形成了富含文人气象的笔墨语言。他的作品呈示出的是传统面貌,但又由传统风格转向意向形态,即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借助笔墨,情感融入写意的味道,从而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冲突中求融合,使笔墨的情感张力达到和谐统一。
中国画作为传统的视觉表现形式,其独具的艺术审美价值又是其他画种所不能取代的。画家寄情山水,以肆意的笔墨、洒脱的笔法去勾勒理想的山川景象;又以淡雅的墨色层层铺染,并借助水墨的浸润使满构成的绘画图式弥漫出古老的哲学意味。极富艺术魅力和传统写意精神。
中国画自古讲求诗、书、画、印四能。当代画家中,具备诗书画印全能的日渐稀缺。谢增杰之所以能在山水画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同他全面的学养是分不开的。他幼承家学,喜读诗书,早年就开始临习碑贴孙过庭的书谱、二王的行草,奠定了扎实的书法功底。他的书作字势横展,波折突出,严谨不失灵动意趣,古朴遒劲,淳厚雄浑,泫然大气;其印清明雅致,圆润劲健,极富古印章的质感和意蕴。所以他的画作有笔有墨,通过线条的律动感来构成画面的恢宏气势,笔意纵横变化多端,形成了其独具神韵的山水画笔墨语言符号。
中国讲求立象尽意。谢增杰非常善于处理画面中“情”与“景”的关系,正是因“意”与“象”的关系不同,使意象类型也产生了分别。如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中追求“天真”、”自然”的格调,“兴象天然”,力求把主体情思尽可能隐没于自然的本来面目之中,隐“意”而显“象”,客体为主,主体为从,如入无我之境。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中突出主体情思,把外在对象作为心灵的寄托,浓情的投射,以我为主,物也从,我为体,物为用,营构“有我之境”,在我国诗论中,前者属“兴象”类,后者属“喻象”类。诗画相通。谢增杰的作品大概也可分为两大类,即“兴象”、“喻象”交相为用。
谢增杰在创作中把浓情灌注,投射到形象之中。他的画重气势,重神韵,重意趣,他把气、理、情、意、趣融为一体,他以自己的方式方法,真诚地写自然之神韵,有“尽广大而致精微”之妙,较好地展示出其高超的绘画技能。
中国画笔墨集造型、传意、流美于一体,是高度凝炼、浓缩的艺术手段,是多功能的复合载体。前人论画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笔墨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形而下的工具和手段,它所表现出的笔情墨趣是形而上的,它既具独特的形式美感,又具人们情感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一幅中国画的笔墨,要能在表现形、势、韵、性等诸方面都达到令人叹服的高度,才是充分发挥了笔墨的功能,才称得上是笔精墨妙。
谢增杰的作品具有平淡古雅的审美意趣,他的画作较好地传承了中国画艺术特有的清空、超然、蕴藉与典雅,在其作品中体现出东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和儒释道禅文化意韵。在提炼笔墨的同时,谢增杰不为时风左右,并能着力提高学养、拓展视野、融汇中西。因此说,他是一位极有潜力的画家。
作品欣赏
水抱孤村远 镜心 72×145cm
秋山红叶 镜心 69×46cm
江山如画 镜心 69×34cm
秋山祥云 镜心 69×46cm
江山岁岁故园情 镜心 69×46cm
三清山上奇峰多 镜心 69×46cm
千古江山任我游 镜心 69×46cm

山村暮韵 镜心 69×46cm
江山清流 镜心 69×46cm
春山祥云 镜心 69×46cm
溪山论道 镜心 76×72cm
云起青峰 镜心 69×69cm
三清山 镜心 69×69cm

溪山红亭 镜心 69×34cm
泸州渡头 镜心 69×34cm

野旷天低树 镜心 69×34cm
红亭待高士 镜心 69×34cm
明月出天山 镜心 77×36cm
江山不夜月千里 镜心 77×36cm
|